滤网

© 滤网 | Powered by LOFTER
 

转给喜爱人文摄影的朋友

真希望除了能看更多的图 其他前辈的一些感悟和想法对于我们来说都很宝贵

Jim不是大叔:

巴黎日记---康  去年年初接受《数码精品世界》杂志专访后的一篇文章。

采访问题:

1.请简单谈谈你的摄影经历,是从何时接触并喜欢上摄影的?又是什么时候形成自己风格的?


和摄影结缘, 最早只是因为喜欢旅行和户外活动。早在98或99年的时候, 那会儿户外活动在北京 刚刚兴起, 我就很喜欢和一些朋友在周末的时候, 去爬北京周边的山,还有野长城, 后来慢慢地就越走越远, 走的地方也越来越多;慢慢地就觉得应该把旅途的风景记录下来,于是有了我人生的第一台相机,是MINOLTA的一款入门胶片单反,当时花了课余时间打工近两个月赚的工资,虽然这台相机伴随着我走过很多地方,并记录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画面,但那时候仅仅是普通的旅行记录。

真正开始并喜欢上摄影,是来法国之后,一开始依然只是和喜欢旅行和户外活动有关。那会儿自己没有数码相机,而这边的胶片成本比较高,所以每次出去就找朋友借他们的数码小傻瓜来用,那一年多的时间,各式各样的傻瓜机用了不下8款,唯独单反一次也没有用过。2004年底,我买了第一款数码单反,佳能的EOS 300D, 虽说只是入门套机,镜头也只是18-55的随机套头,但对于当时的我,已经是很满足了,我每天都把它当宝贝一样带在身边;那时候开始会把自己拍的照片放到网上和朋友一块分享和交流,那个阶段的收获也可以说对我影响最大。

之后这几年下来,慢慢地拍多了,就越来越喜欢上摄影,自己平时便会留心去看一些摄影展览,或去图书馆借一些自己喜欢的画册回来看。我觉得喜欢摄影,并且想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收获,光靠很勤奋地去拍远远不够,还得多看,并不停地琢磨和思考,这样的积累自然而然会给自己不断地带来新的感悟。

关于风格的问题,我自己并没有特别去注意,可能很多经常看我片子的朋友也发现,其实我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,每个阶段都有所变化,从最早的黑白,到现在以彩色居多,应该说差别很大,有人说好,也有人觉得不好,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重要的是如何坚持自己的方式,并且能够做到把每个瞬间把握得恰到好处,这样就够了,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。

2.你一向喜欢抓拍是吗?请说说原因。


说不好是不是因为喜欢才去抓拍的,只是我喜欢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瞬间,想尽可能捕捉住我想要的瞬间;但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,直接对着人的近距离抓拍,是一种很“不人道”的举止;我常常也会这样反问自己,如果自己被突如其来的相机镜头“袭击”,自己会是什*么感受呢?当然,抓拍并不是只有近距离一种方式,有时候,面对一个场景,你会很主观地去想象,下一秒会发生什*么,因为这是无法预期的,这就会经常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惊喜,要说乐趣,这也算是抓拍乐趣的一种。

经历过最初的抓拍阶段,我现在反倒更加专注于观察同一个人群,同一个事物,同一处风景在经历时间所带来的变化,那些不容易被人觉察的变化,却往往又是本质的真实呈献。

应该说抓拍和经过思考的拍摄,都是很有趣的方式。

3.你是如何在按下快门的瞬间思考构图和抓住人们的动作与情绪的?


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,我不知道如何去回答,因为大多数情况下,我在按快门的时候并没有思考什么,确切地说,没有时间思考,或者思考的工作在想按快门之前已经做完了,往往都是看到一个吸引我场景,在脑子里很自然地就有了一幅自己想要的画面,剩下的事就是等某个具体的动作或表情出现。

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,我非常沉迷于那种超近距离的拍摄,自己总会有意无意,不自觉地能近一点就再近一点。原因这并不是像卡帕的这句名言所说的:“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,说明你靠得不够近”;不是这样,而是很多时候,自己会很渴望成为照片里那个环境中的一部分,哪怕这仅仅是一种虚幻的想象。
大部分拍摄过程,我都会不自觉地主观融入,尽可能地把自己带入影像当中。

4.从开始的300D套机到现在的D700+24-70/2.8,请谈谈你对“设备与摄影”的看法。


数码单反,我一共就用过这两套机子 ,应该说,从300D到D700对于器材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跨越,但事实上对我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。说这话说出来,可能会有很多人不爱听,事实却是如此。我换器材并不是喜新厌旧,也不是有了钱就换好的,300D是“光荣退休”的,在经历过一次大修之后又勉强坚持用了1年多,最终才把它彻底封存起来的。我始终觉得,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,拥有一套器材,就尽最大限度去发挥它的使用价值,否则就是浪费。作为一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,就目前而言,我觉得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最理想的就是同时拥有三台相机,一台数码单反,一台胶片旁轴,外加一台数码小卡片机。平时随身带胶片旁轴和小数码,重要活动或长途旅行的时候带上单反,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需要,哪个方便就用哪个。

另外,器材不一定要买最好的,但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。

5.在玩数码的同时你还拍胶片,你觉得从中能得到什么不同效果和乐趣?(请针对你喜爱的莱卡也谈一谈)


我觉得如果只是玩,而且要玩得纯粹,那只有胶片了。先抛开对胶片那种所谓颗粒质感的怀旧情结,我依然还是喜欢胶片机子握在手里的感觉,哪怕是很细微的差别,比如快门声,比如过片时掰一下那个小小的动作……这些都是目前任何一款数码所取代不了的。正是因为胶片由内而外的那份纯粹,不仅仅是器材的差别,更是对摄影理解以及态度的一种诠释,我会一直坚持胶片和数码来回换着玩。

要说到选择莱卡,恰恰也是因为它是这种纯粹最好的代表,一开始我也是和大多数人一样,喜欢它简洁的外形以及相对小的体积,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地把它带着,而且在面对陌生人拍摄时,它的外观不显张扬,起码不会像大多数单反那样让人觉得害怕,从而产生距离感;后来用到相对熟练以后,对它的喜爱就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了,而是它那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功能,可以把我带到最原始的摄影状态中,而这种状态恰恰是我最享受的。

6.看到你那些视角犀利表现力极强的作品,颇具经典的大师气息,而你却说摄影只是自己的一个爱好,业余来玩,而不是投入更多时间去专注于此。许多人觉得你有如此天赋,却不专业来做有些替你惋惜,请谈谈你的见解。


不管大家是在夸我还是在恭维我,我都虚心接受。我觉得能被夸奖或能被恭维都是别人对自己的一种肯定,是一份“荣耀”,这跟虚荣心无关。但是话说回来,自己有怎样的能力,能够做到什*么程度,自己心里应该还是比较清楚的,所谓的“冷暖自知”嘛。也许将来有一天,我可能会转身去从事专业摄影,但绝对不会是现在,除非有很好的机会出现,否则短期内也不太可能。从现实角度看这个问题,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来说,把摄影当作唯一的职业,似乎不是那么容易,很少有机会能从众多的摄影师当中走出去,与其这样,还不如先把本职工作做好,起码会很稳定,这样我再去玩摄影便可以更加随心一些,况且我对建筑也是非常热爱,我希望将来自己的建筑作品一样可以做得很棒,综合考虑,觉得自己目前这样的分工还是比较适合自己,摄影作为工作和生活的一种调剂,而反过来工作和生活又可以调剂摄影,这样挺好。

摄影师作为职业,有一点是必须认识到的,它和建筑师一样都是很实在的职业,由不得你有半点的应付和敷衍,认真和用心都是必须的,但同时最好还能做到放松自如。

7.你现在生活在巴黎,好像拍得最多也是巴黎,请谈谈你是如何用镜头去表现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感受的?


对于巴黎,喜欢它,才会用心去拍它。这就好比喜欢一个人,你就会想方设法去爱他,对他好一点,再好一点,你会毫无保留地对他坦露一切。爱一座城市亦是如此,我现在就像是这座城市的恋人,虽然过了热恋期,却更加为它的风情所着迷,没有每天都洋溢着激*情,却更珍惜每时每刻所得到的细腻的品味。这里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都在变,而那份风情始终依旧,甚至有时候会觉得,它就像是一部读不完的书,总有很多精彩的细节,稍微不留神就会把它们错过。相比刚来的时候,现在很多时候我甚至不愿带相机,或者随身一个小数码,只是很随意地在外面走走,坐坐。错过精彩的瞬间是时常发生的,但不会觉得遗憾了。

8. 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拍过中国的一些城市或者乡村,可能和欧洲完全不一样的感觉。而许多人觉得到了国外就很有的拍(在这里就指人文吧),尤其欧洲,很有味道。 你认为是因为久在熟悉的地方见惯不惯了呢,还是本身欧洲就有“味道”? 你对国内人文有兴趣吗?除了这些表象(建筑啊,人们的长相和穿戴啊)区别,人文拍摄的内在是什么?


文化以及环境的差异,对摄影肯定是有影响的,但绝对不是决定性的。提到欧洲和国内的区别,显然是不能简单地把两者放在一块来比,文化和环境的不同,人的思维和情感的不同,对事物本身的理解就有差异,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,我觉得还是一个文化认同与价值观认同的问题,很简单的一个例子,日本文化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都很不屑,但恰恰是这个同属亚洲文化的日本,在欧美都深受欢迎,抛开经济层面的影响,难道没有别的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东西么?去年的巴黎摄影年会,日本摄影师便是作为主推的代表,从这点上看,并非只有欧美的摄影才会被认可的可能。大家也发现,这些年来,有关中国题材的摄影也越来越受到关注,只不过这些关注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相对片面或“过于现实化”的中国。其实,中国从来不缺少摄影题材,而是缺少有灵性的摄影师。另外,国内整体的氛围也对摄影师影响很大,这让我想到柏杨的那篇“中国人与酱缸”,的确,一旦大环境成了“酱缸”,大家都胡混,酱在那里,清浊不分,高下部分,那就很难有真正的进步。

国内题材的片子,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机会好好去拍一组,每次回国都比较匆忙。很多人都说因为太熟悉了,到处都是见惯不惯的事物,一点好奇感都没有,当然不容易出片;但其实不然,如果将来让我回去拍国内的片子,我反倒会把所谓的“熟悉”和“见惯不惯”作为自己的一种优势,而不是带着欧洲的味道去拍摄自己的祖国。

关于人文拍摄,这个话题面太广,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。刨去那些被赋予社会责任和人性思考的专题之外,我觉得首先要做到轻松,自然,如果还能做到纯粹就更好。有时候会觉得,其实人文拍摄很简单,简单到只需要在你被吸引的画面出现时按下快门。我喜欢类似Paul Fusco拍摄的《肯尼迪的葬礼列车》那样的片子,真实,简单,不失唯美,又令人回味的影像。如果一定要让我说人文拍摄的内在是什*么?我只能说是摄影师内心的情感,以及带着这份情感去对这个世界再认识,和对生活的再理解。

9.我个人认为你数码的后期非常棒!彩色照片的色调、黑白照片的感觉很到位,一点也不做作。尤其黑白的颗粒感和明暗特别有表现力。请适当谈谈你对数码后期的看法和惯用的处理方式。

对于现代摄影来说,后期是一种必要手段和技能,对于数码摄影尤为重要。我觉得每个摄影师最好都具备后期能力,因为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如何让捕捉到的影像更加完美,或者说才能表达得更加准确到位。而如何把握后期的度,这就因人而异了,我个人倾向于尊重影像本身,进行改善式的修饰和润色,尽可能做到自然。对于大动作改把画面改得天翻地覆,或者进行影像组合等形式,我觉得那是二次创作,应该叫影像艺术,而不是摄影。

10.听说你在法国有许多粉丝,是真的吗(哈哈)?请聊聊你在国外的摄影生活。(平时会不会和喜欢摄影的朋友一起拍照、交流啊;会不会参加什*么摄影活动啊;是否有想法或已经办过影展啊;等等)


哈哈,这个问题……有多少粉丝我不知道,但朋友不少。在巴黎这几年,结识了不少摄影同好,有专业学摄影的,也有和我一样只是业余爱好的,圈子不大,氛围却很好。我一直认为,和其他兴趣爱好一样,对摄影的热情也是可以被带动的,这点我深有体会。如果身边有那么一两个“臭气相投”的朋友,那就绝对是一种幸福,我很喜欢05和06年这段时间里和那拨朋友在一起的氛围,很怀念那一段时间和大家一起出去远行拍摄,还有玩闹的时光,或者在某个论坛里“跟风”一样地发片子之后的互相吹捧和争论。后来由于各种原因,那样的机会就越来越少,大家在一起更多是吃喝玩乐,拍片大多还是各自行动。事实上,摄影本身就不适合一窝蜂似的在一起行动(摄影记者是特例。),独来独往,可以让人很安静地思考一些问题,容易做到随心随性。但不管怎样,分享和交流依然很重要,且不管自己拍得好坏,敢拿出来发到网上和朋友们分享交流,这就会给自己带来进步,这也是我坚持把我的“巴黎日记”做下去的原因。

至于影展的问题,之前在学校做过一个小型个展,反映还不错,得到很多肯定和建议,都鼓励我继续拍下去,所以等将来机会成熟些,会考虑做一个相对正式的展览。

11.你提及想要出本“巴黎印象”的摄影画册,这是你将要出的第一本册子吗?对它有什*么期许?


其实这个想法也是前不久才开始考虑的,“巴黎日记”系列断断续续地进行了四五年,我想把之前的摄影以及一些个人感受,作为这段经历的小结整理一下,同时希望也把它当作一份小小的礼物,送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。我的初衷只是想做一个简单的小册子,精致的口袋书形式,而不希望把它做成典型意义的画册,这也是和之前接触的出版社相左的地方,再看看吧,同时也在征求朋友们的意见。

12.最后,请你说说现在或者今后对你摄影生活的期待。


如同10年前,我从未曾想过自己要成为一名摄影师;直至今天,我依然没有这个想法和打算,因为自己已经渐渐地习惯把相机仅仅当作情感表达的一种工具,想表达的时候拍,不想表达的时候可以不拍,这样起码可以做到很轻松去对待。

我知道,就算身上没有摄影师这个头衔,我依然可以认真去拍照,甚至可以更加放松地去拍,这种感觉很好,所以在近几年里,我还是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我所热爱的建筑设计。当然,最理想的状态,就是最好能每隔一段时间,都能拿出相对完整的一整段时间来给心灵放个假,而如果在这期间,同时还能拿着心爱的相机拍拍照片,这就非常完美。

要说近期在摄影方面最想做的一件事,我希望能够好好地给自己的父母及亲人拍一些照片,哪怕只是很平常的生活照。

我对自己并没有太多期待,要说有,那最好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。


 

 

评论
热度(32)